在還沒生小孩以前,我一直覺得溢吐奶是很正常的事情
但是生了小孩之後,才發現原來吐奶嚴重也是需要看醫生的
我進到月子中心的時候,護理師跟我說寶寶溢吐奶比較嚴重
通常寶寶有什麼特別狀況的時候護理師才會提起
所以我反問,溢吐奶不正常嗎?
護理師回我比一般人多就需要注意一下了
後來幾天也都同樣告知我溢吐奶頻繁,並跟我說可以吃益生菌,他們推薦寶乖亞
以為開始吃了之後會有明顯改善,結果沒有~
出月子中心回到家,還是每餐吐,有時候還從鼻子噴
這篇想分享餐餐吐奶吐到厭世該怎麼辦,把我經歷過的經驗分享給你們
1. 益生菌
其實我上網爬文有兩派說法,一派是像醫生說的可吃益生菌,一派是覺得吐奶吃益生菌沒用
我的寶寶很明顯是沒有用的那種
但是她的成長曲線都是在5~10%左右,我怕她因為吐奶都沒有好好吸收進去導致低於5%
所以早上吃寶乖亞,晚上吃卡蘿琳益生菌(紫色幫助消化的)
(照片取自杏一健康生活館官網)
寶乖亞的話推薦可以在iherb買,長的是下面圖片這樣,上面的是玻璃瓶剩最後一點點的時候很難滴出來
(照片取自iherb官網)
使用前要搖一搖喔,我用完一瓶玻璃瓶的才知道要先搖再滴...
2. 喝奶固定角度減少移動
我們一直都是抱著寶寶餵奶,餵完馬上拍嗝
然後不讓她馬上平躺睡覺只好抱超過半小時(現在回想起來好累)
醫生叫我們可以試試看少量多餐,我們試了但成效不佳,甚至媽媽更累沒什麼休息時間
後來三個月左右我覺得可以試試在躺椅上喝奶
喝完奶過5分鐘才會抱起來拍嗝
這時候我覺得吐奶量已經有減少了
我記得兩個月那時候,我們甚至試不拍嗝
因為只要喝完要起來拍嗝的時候,就是一陣大吐奶
那陣子不拍嗝吐奶有改善一些喔,只是女鵝就是一直放屁,沒太多不適(建議還是要看嬰兒狀況而定)
3. 換奶瓶奶嘴頭
一開始我們用的是奶瓶界愛馬仕hegen,因為是生產前就準備好的,沒有想奶嘴頭的問題
我們後來特地去買符合小孩月數的奶嘴頭(喝奶速度比較慢)
但是成效不大
再後來我們買小獅王的奶瓶
小獅王的奶嘴頭主要分為圓孔和十字孔,這兩種又有不同的尺寸大小
圓孔會自己流出奶所以適合新生兒還不會自己吸
我需要寶寶慢慢喝奶慢慢吸收,所以選擇十字孔M號(寶寶已經三個月了)
這個的成效比較好~
我也不確定是因為這個還是因為寶寶已經比較大了
但是讓她慢慢喝真的有減少吐奶量
這個方法推薦有這個困擾的媽媽們試試看
這邊附上小獅王奶瓶奶嘴頭的分類表格(照片取自小獅王官網)
4. 換奶粉
這個方法好多人叫我試試看
一開始寶寶喝能恩水解,想說換奶看看能不能改善
買了雪印給寶寶喝
喝第一次直接爆吐,而且好臭
所以又換回能恩水解
以上就是我嘗試過的方法,這篇文章拖了快一年才寫出來
比較有感的就是更換奶嘴頭了,但寶寶適合哪種真的要多嘗試才知道
想和媽媽們說,如果醫生們評估生長曲線都ok的話,不用太擔心喔
只是照顧上比較累而已,隨著月齡越大就會改善了
這種累我懂,辛苦了,撐過就好了唷
現在我女鵝生長曲線都是走綠色那條,醫生都說很標準
加油各位爸媽們